發表文章

CentOS下配置XDMCP的方法介紹

伺服器端設置 1.修改/etc/gdm/custom.conf,允許使用xdmcp [xdmcp] Enable=1 如果需要root用戶也能透過XDMCP遠程登錄,可添加 [security] AllowRemoteRoot=true 2.打開防火牆設置 打開XDMCP的端口︰UDP 177 打開TCP 6000到6010端口 可直接修改/etc/sysconfig/iptables -A RH-Firewall-1-INPUT -m state --state NEW -m udp -p udp --dport 177 -j ACCEPT -A RH-Firewall-1-INPUT -m state --state NEW -m tcp -p tcp --dport 6000:6010 -j ACCEPT 然後重啟iptables /etc/init.d/iptables restart 3.啟動到圖形界面runlevel #init 5 如果本身已經進入圖形界面,需重啟 #init 3;init 5 客戶端設置 4.使用X-Win32或是 Xmanager 連線都可以 打開X-Config,選擇 XDMCP,Host輸入伺服器IP,完成。

小白菜

圖片
小白菜 又名「菜鳥入門菜」,全年皆可栽種。播種到可以採收,大概需時20天~40天。視季節、氣候、日照而定。 96.10.28 播種,種子直播土上,不需覆土,發芽前略遮光。全用培養土亦可栽種,不過培養土需壓實,以利根部抓緊。 96.11.01 長出子葉,澆水盡量輕柔,小苗時期容易在澆水太猛時下台一鞠躬,全用培養土栽種者,用噴霧器較好,小苗才不會被沖走。 96.11.08 前二週在長很慢,而且容易掛,不耐移植,所以直播較佳。 96.11.15 此時可以用1號有機肥,來幫助它長壯,將來口感也會較甜脆。 96.11.21 上菜囉~~。個人較喜歡吃嫩嫩的小白菜煮豆腐湯,所以沒再繼續種下去,如果想炒出一盤菜,可能要考慮疏苗,先拔掉長得較小棵的,再用一次1號有機肥(一星期施肥一次),接下來它就會突然長得又大又壯,擇一良辰吉日,就可以採收囉。

你準備好了嗎?準備過更苦的日子

我想許多的人的夢醒了吧!認為馬英九當選之後,台灣經濟就會變好,韓國人也以為ceo的李總統能讓他們的日子變好,結果現在是希望他下台,哈哈------真好笑-----之前我的朋友就說他相信520一定會有行情所以投資股市,許多股民都在期待能靠馬總統能賺一些錢,我相信以他的支持者---一定會毫不手軟的押注520的行情,我是不相信他當選了,台灣經濟就會好,因為經濟的問題有那麼簡單嗎?哈哈是因為沒有三通的關係嗎?全世界都不好,台灣又怎麼會好呢?哈哈我一直在等著看他有多厲害,他有什麼能力能把台灣的經濟變好,反之520之後,大家過的更苦了,什麼都要漲----薪水怎麼都不會漲,有啦!軍公教的人應該會調漲啦!這也難怪了---他們永遠支持國民黨哈哈---因為有照顧到---反之我們這些小百姓 就只能自己靠自己了,活不下去你就去死,反正也沒人在乎---不過我不會這麼笨---我還在等著看全台灣的無知百姓如何水深火熱的過生活----因為這是許多人一票一票選出來的人,包括立委縣長許多的政治人物有真的為人民作些什麼?哎-----可憐的百姓,你因為賺了錢了嗎?還是更慘----- 你準備好了嗎?準備過更苦的日子了嗎?當然你要有心裡準備哦!不然你活不下去也無法申請國賠哦! 請不要再造神了,認為某一個人就能改變什麼?有那麼簡單就好了,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,這樣台灣不會進步,只會加深對立,更加退步,我深信因果報應,一個人如何對待別人,有一天也會回應在你的身上,千萬別再自欺欺人了---深深感概人類的自私自利,最後害到的還是自己。別以為能獨善其身

測試看看

自從2013年底無名小站關站後,於是將部落格轉來隨意窩 Xuite 網站,但是使用一段時間發現廣告越來越多,所以乾脆又轉到 Blogger上,目前有時間就會上來寫寫文章,發表心得感想,記錄些生活瑣事。 隨意窩的舊文章 https://blog.xuite.net/magic20095/wretch Hinet Xuite 隨意窩要關站了!官網2023/4/6 宣布,由於現今社群使用習慣改變,為了使資源做更有效運用,將於2023/8/31終止服務,並刪除網站全部資料。

CentOS 5 安裝 Beryl

圖片
安裝Beryl 也是很簡單 步驟一 首先修改/etc/X11/xorg.conf 在Section "Screen" 這部份增加以下兩行 Option         "RenderAccel" "true" Option         "AllowGLXWithComposite" "true" 步驟二 cd /etc/yum.repos.d/ wget http://centos.karan.org/kbsingh-CentOS-Extras.repo 將 Kbsingh-CentOS-Testing 裡 enabled=0 改成 enabled=1  [kbs-CentOS-Testing] name=CentOS.Karan.Org-EL$releasever - Testing gpgcheck= 1 gpgkey=http://centos.karan.org/RPM-GPG-KEY-karan.org.txt enabled=1 baseurl=http://centos.karan.org/el$releasever/extras/testing/$basearch/RPMS/ import 個 GPG key: rpm --import http://centos.karan.org/RPM-GPG-KEY-karan.org.txt 安裝 Beryl : yum install beryl 安裝完後開啟Beryl 就會常駐在右上角 如果Beryl特效沒有啟動成功時 , 請點右鍵找 "選取視窗管理員"  點compiz 然後再點回beryl 就會啟動成功了!! 參考網址 : http://wiki.debian.org.hk/w/Install_Beryl

CentOS 5 開啟桌面特效

圖片
今天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CentOS 5.1 Desktop Effects 啟動方式 , 我的電腦配備如下: CPU : P3-933 主機板 : ASUS CUV4X-E 顯示卡 : ASUS V8170 Geforce 4 MX 440 步驟一 首先上Nvidia 官網下載驅動程式 http://www.nvidia.com.tw/object/linux_display_archive.html 97xx系列並不支援我的顯示卡 所以我是下載NVIDIA-Linux-x86-1.0-9631-pkg1.run 下載完後接下來就是在init 3 文字模式下安裝驅動程式 sh NVIDIA-Linux-x86-1.0-9631-pkg1.run 步驟二 修改/etc/X11/xorg.conf , 以下是我的xorg.conf 設定內容 (紅色部分是要新增的)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Section "ServerLayout"     Identifier     "Default Layout"     Screen      0  "Screen0" 0 0     InputDevice    "Mouse0" "CorePointer"     InputDevice    "Keyboard0" "CoreKeyboard" EndSection Section "Extensions"     Option "Composite" "Enable" EndSection Section "Files" EndSection Section "Module"     Load           "glx"     Load           "extmod" EndSection Section "InputDevice" ...

收到 winmail.dat 這種附件,怎麼解決?

剛才有同事反應這類似的問題,寄出的Excel檔,怎麼變成「winmail.dat」。到google查了一下資料。 發現這是M家做的好事,自訂的交換格式,結果在Webmail上看到正確應為xxx.xls的檔名卻變成winmail.dat。 以下是信件本文中的一段  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ms-tnef;  name=”winmail.dat” Content-Transfer-Encoding: base64 Content-Disposition: attachment;  filename=”winmail.dat” 寄件者在寄出信件時,設定信件格式為「Microsoft Outlook Rich Text」。導致利用非Outlook收信的人,看到寄來的信件所夾帶的附檔是「winmail.dat」。 解決方法: 請寄件人調整Outlook發信的信件格式後,再重寄一次。為避免自己寄出的信件,也造成別人的困擾,也可調整自己的設定。 打開 Outlook,到「工具」→「選項」→「郵件格式」,選為「HTML 或純文字」都可以,千萬不要再選擇「Microsoft Outlook Rich Text」。 參考連結: http://www.binbin.net/messages/qa_win_oe/0103.htm http://book.toyspa.net/idly/posts/40 http://tud.at/php/tnef/